DSCN7557.jpg

 

istanbul.jpg 

DSCN7435.jpg

昨夜火車入土耳其, 早晨進入伊斯坦堡市區, 沿路上的清真寺很多, 圓頂配上高聳的尖塔很容易辨別。 尖塔的數量決定了清真寺的相對重要性, 聖城麥加清真寺有七支尖塔。 雖然數量越多表示越有地位, 不過對信仰來說大廟小廟應該都是一樣的。

DSCN7447.jpg

DSCN7451.jpg

早上十點半左右到達伊斯坦堡火車站, 這個城市是一個人口上千萬, 而世界上唯一橫跨歐洲和亞洲的城市。 也是從前東羅馬帝國和俄圖曼帝國的首都。

DSCN7454.jpg

看到土耳其的國旗上, 弦月抱星是自古以來伊斯蘭的一個象徵標誌, 由東羅馬時期沿用自今。

DSCN7465.jpg

青年旅館在著名的藍色清真寺附近, 早上從火車站搭乘電車後, 大約四五站後下車繼續步行。 藍色清真寺(Blue Mosque) 由藍瓷磚鋪設而得名。 

DSCN7471.jpg

看到對面的聖索菲亞大教堂(Ayasofya) , 這個教堂建於西元 360 年拜占庭時代。 在鄂圖曼帝國時期由基督教堂改為清真寺,所以內部可看到一些耶穌基督的壁畫。 大教堂是一個拜占庭時期的建築傑作。 經過時看到參觀的人大排長龍。

DSCN7468.jpg

步行的沿路上注意土耳其人吃的食物。 有沙威瑪、 現烤現做的烤餅等。

DSCN7559.jpg

DSCN7563.jpg

帶來歡樂, 耍人逗人為樂的土耳其冰淇淋。

DSCN7479.jpg

青年旅館在一個很熱鬧的街上, 是一條類似小吃街的街道。 今天住進的是一個十二個人的大通鋪。

DSCN7478.JPG 

DSCN7523.jpg

頂樓有一個露天餐廳視野很好, 遠遠的可看到藍色清真寺。

DSCN7773.jpg

上午先辦正事, 搭電車轉捷運到伊斯坦堡的印度大使館申請簽證。 但無奈外國人的申請被拒絕, 舉步維艱, 實在沒有辦法。 出了領事館, 途中經過這個伊提提克拉爾路(Istiklal Cad) 的鬧區, 紅色的路面電車很特別, 穿梭在這條路上做為觀光的用途。

DSCN7497.JPG

整條路上非常熱鬧, 街上販賣各式各樣的土耳其風味的各種餐點、 小吃。

DSCN7503.jpg

DSCN7494.jpg

DSCN7495.JPG

DSCN7499.JPG  

晚上搭捷運回來往回走到住處, 聖索菲亞大教堂在夜間打上了燈光, 外觀被照耀的燈火輝煌。

DSCN7517.jpg

隔天早上一早進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 (Blue Mosque) 位在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對面, 因使用了藍色的伊茲尼克(Iznik) 磁磚, 所以被暱稱為藍色清真寺。 一個有趣的故事, 原來這個清真寺四支的尖塔設計誤建成了六支尖塔, 而與麥加的數量尖塔相同, 後來麥加目前加建了一支而成為七支。 進到清真寺中有一些規矩, 進到內部必須將鞋子脫掉、 女性要戴上頭巾等。

 DSCN7552.jpg

DSCN7546.jpg

清真寺中禮拜的方向都特別設計過, 朝向麥加的方向。 

DSCN7533.jpg 

DSCN7550.jpg

DSCN7549.jpg

在土耳其的街上很多店裡可看到這樣的藍眼睛裝飾品, 主要的功用是可以增加好運,驅魔避邪。

DSCN7557.jpg 

伊斯坦堡是世界上同時跨在歐洲與亞洲上的城市, 過了這個博斯普魯斯海峽, 就回到了亞洲, 下午想嘗試搭這通勤渡輪重新再踏上亞洲的土地。

DSCN7572.jpg

碼頭邊的烤魚堡看起來真是美味, 忍不住買一份祭了五臟廟。

DSCN7581.jpg

藍色清真寺等位於舊市區, 過了一個稱為 Galata 的橋, 可到對岸的新市區裡。

DSCN7611.jpg

這個加拉達塔(Galata) 塔是新市區裡最顯目的建築物, 原來是做為警戒塔的用途, 但現在觀光客可爬到上面鳥瞰整個伊斯坦堡的市區景色。

DSCN7595.jpg

DSCN7596.jpg

新市區裡感覺街道也不是很寬闊, 旁邊開滿的小店, 新鮮的石榴壓榨成一杯杯的石榴汁販賣。 

DSCN7598.jpg

隔天是假日到附近的托普卡普(Topkapi Sarayi) 皇宮, 這個宮由穆罕默德二世在十五世紀建造, 也曾經是鄂圖曼帝國的皇宮。 進到內部可了解到當初是使用甚麼樣的服飾、寶石寶刀、 盔甲和種種的鑽石黃金做打造的飾品等。

DSCN7646.jpg

DSCN7648.jpg

清真寺和皇宮的的建材都少不了磁磚, 使用著名的伊茲尼克(Iznik) 磁磚的花紋設計已到達了藝術的境界。 青花瓷的設計和當初的中國瓷器也有些淵源。 

DSCN7676.jpg

DSCN7674.jpg

在皇宮哩, 看到外國人入境隨俗, 也戴上了一頂途耳其人的帽子。

DSCN7720.jpg

傍晚從亞洲路地上回來後, 想到一個土耳其的市集裡參觀, 途中經過這一個耶尼(Yeni)清真寺。 穆罕默的四世的陵墓在其中, 進入寺中做禮拜的人群也絡繹不絕。

DSCN7628.jpg

DSCN7532.jpg

由於是假日, 在耶尼清真寺旁的這個埃及市集擠滿了滿滿的人。 這裡之所以稱為埃及市集的原因是因為, 這個市集是由當初販售到埃及香料所得到的利潤所建設而成的。

DSCN7638.jpg 

DSCN7635.jpg

販賣了各式各樣的香料

DSCN7637.jpg

一大塊一大塊新鮮的乳酪, 

DSCN7640.jpg

土耳其有種特殊的舞蹈, 一個高帽子白衣白裙的男士, 隨著傳統音樂不斷的旋轉, 很具特色。

DSCN7766.jpg

看到了一個土耳其浴的廣告。 土耳其浴的整個過程類似三溫暖, 經過蒸氣、搓揉、按摩和洗浴等。 不過這次還不太敢去嘗試。

DSCN7786.jpg

一個路邊賣座墊的小舖。 原來以為是件這個攤子裡的白色毛皮, 原來是隻真的貓睡翻了。

DSCN7787.jpg 

每天傍晚, 清真寺裡就會傳來由丹田而出的嘹亮的叫喚聲,是來到伊斯蘭教的國家中覺得最特殊的感覺。  每日五次虔誠的禮拜, 在外人看來覺得是繁複費時的儀式, 但也看得出她們對真主真心的崇敬。 明天將離開伊斯坦堡, 繼續南下往來到土耳其的第二個城市。

 DSCN7807.jpg 

DSCN780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